首页配对属相 凤凰鸟和什么生肖配对最佳 金翅鸟和凤凰的区别

凤凰鸟和什么生肖配对最佳 金翅鸟和凤凰的区别

登金陵凤凰台和登黄鹤楼对比诗词名:登金陵凤凰台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七律类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

登金陵凤凰台和登黄鹤楼对比

天生凤凰命的4大生肖女越老越有福旺夫益子子女孝顺
诗词名: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注释】:
这首诗的大意是: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京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我们在李白〈鹦鹉洲〉诗提到,李白读了崔颢的〈黄鹤楼〉诗后,写了〈鹦鹉洲〉诗,想与崔颢一较长短。写完后,李白自己读了觉得比不上崔颢,便在黄鹤楼上题下一首打油诗:「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上头。」掷笔而去猜粗。因为诗人看见美丽的风景,总忍不住要写首诗歌颂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写了〈鹦鹉洲〉诗,自觉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后,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又写〈登金陵凤凰台〉诗,才觉满意。
由于白的作品发表于崔颢之后,两首诗又都样是押平声尤韵的七言律诗,所以后人更认为李白有意与崔颢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举那首打油诗的传说。
事实上根据日本人森大来的考证认为,那首打油诗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写〈登金陵凤凰台〉也是因为感慨时祥并事而作,无意与崔颢争胜。
唐代安禄山之乱,迫使唐玄宗迁蜀避难,太子即位于灵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轻时豪情万丈,穗宴镇希望能替国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终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乱,眼见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躏,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于是他写此诗时首句用:「凤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诗,因为传说中,凤凰鸟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现,因此古代都以凤凰鸟的出现做为祥瑞的象征。李白眼看安禄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时凤凰鸟憩息凤凰台的传说,而今凤凰鸟不再来,只有江水依旧向东流。
金陵为三国时孙权建都之地,晋朝永嘉之乱,晋室南渡之后也建都于凤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东南,李白在台上想象当年吴宫的繁华景象,以及晋代那些达官贵人曾有过的风光事迹,如今都隐于幽径,成为古丘。一个朝代弱了、亡了,马上有另一个朝代兴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也成了过去,安史之乱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忧心?站在台上,看到远处的三山及白鹭洲,而长安城呢?李白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诗词里常以浮云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云蔽白日是指奸邪之小人,围绕于君王四周,向君王进谗言陷害贤臣,使忠臣没有机会向皇帝进谏言。下句「长安不见使人愁」,指李白感叹自己被放逐,眼见天上浮云杳杳,不见长安,忧愁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到长安,或者说,安史之乱,玄宗迁西蜀,太子即位灵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复,为长安城忧伤。
这个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相传晋明帝小时候坐在晋元帝膝上,元帝问他,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明帝答说长安近太阳远,因为听说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元帝为他的聪明高兴,第二天便当着群臣面前再问明帝同样的问题,没想到明帝却答说,太阳近,长安远,因为抬起头来见得到太阳,却见不到长安。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而前面所举打油诗的由来,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过江夏,曾写过一首〈江夏赠韦南陵冰〉诗说:「我且为君捶谇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李白因心情忧愁郁闷,故意写这种豪快语,以解心中不平之气。后来又写一首〈醉后答了十八〉诗,以对应捶碎黄鹤楼诗说:「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为自己前首诗的狂放自我解嘲,本来只是文人的游戏文章,没想到唐末五代时有位禅僧经过黄鹤楼,便摘取李白这两首诗的句子写成这首:「一拳击碎黄鹤楼,两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旁边有一同来游玩的僧人也题了一句:「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转风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艺压当行。」而使得后人误以为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诗是与崔颢的〈黄鹤楼〉诗争意气、争长短,并留下这首有趣的打油诗。事实上全是后人穿凿附会的。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①],芳草萋萋鹦鹉洲[②]。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日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当然,《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黄鹤楼故址在武昌黄鹤山(即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历代屡毁屡修。昔日楼台,枕山临江,轩昂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几疑“仙宫”。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齐谐志》),费祎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太平寰宇记》)。诗人登楼眺远,浮想联翩,诗篇前四句遂从传说着笔,引出内心感受,景寓情中,意中有象。仙人乘鹤,杳然已去,永不复返,仙去楼空,唯留天际白云,千载悠悠。这里既含有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又隐隐露出黄鹤楼莽苍的气象和凌空欲飞、高耸入云的英姿,而仙人跨鹤的优美传说,更给黄鹤楼增添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令人神思遐远。
黄鹤楼因其所在的黄鹤山而得名,所谓“仙人乘鹤”之事,当由其名附会而出,本属子虚乌有。诗人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些传说,从虚处生发开去,从而使诗篇产生了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接着就写实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弥望: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洲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汉阳鹦鹉洲,原是今武汉市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作《鹦鹉赋》而得名,后来渐被江水冲没,今鹦鹉洲已非宋代以前故地。眼前的胜景明朗开阔,充满着勃勃生气,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竟至于直到日落江中,暮霭袭来。崔颢南下漫游。离家日久,面对着沉沉暮色,浩渺烟波,便产生了思乡怀归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纵笔顺势一路写去,既表现了作者丰富复杂的内心感受,又展示出黄鹤楼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变化着的感情和变化着的景色,造成了一种优美动人的艺术意境。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中对此诗所作的评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既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三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的音乐美。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其实《黄鹤楼》并不是规范的七律。其一、二两句第五、第六字竟都为“黄鹤”,第三句连用六仄,第四句以三平调煞尾。也不用对仗,几乎都是古体诗的句法,而第五、第六句的“汉阳树”、“鹦鹉洲”,亦似对非对。其所以被认为是“七言律诗”名作的原因,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它具有意境美、绘画美之外,就是声调自然、音节浏亮。此诗前四句脱口而出,信手而就,一气呵成,顺势直下,以至于无暇顾及七律的格律对仗。“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清人方东树评语,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五。)由于全诗一气转折,所以读来自然流转。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字不详,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考中进士,曾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青年时诗风轻艳,多写妇女题材,晚年出入边塞,写下了不少优秀的边塞诗篇,诗风亦转为刚健雄浑、豪迈壮逸。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传说费祎登仙后,常乘黄鹤于此憩息,故名黄鹤楼。这首诗描写了登楼所见所感,并抒发了久客思乡之情。
黄鹤楼是著名古迹,且有费祎在此登仙的传说,因此登上黄鹤楼就不能不令人首先想起这一美丽而凄伤的神话。昔人即指费祎。昔人已乘黄鹤登仙而去,而且是一去不复返了,这里只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以及那楼的上空终日飘浮无所依归的白云,何等凄冷!昔人登仙,固是幸事,然今日之凄凉,则不能不令人感伤不已。前四句两用“去”字,意在借那已逝的往昔,以衬托自身之孤独凄凉,四句一气呵成,纯用古调,既写出甫一登楼自然而生的感受,又借传说为诗境涂上神奇的色调。五、六句描写登楼所见实景,汉阳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所以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在汉阳西南长江之中,因《鹦鹉赋》的作者祢衡被黄祖杀于此洲而得名,因此鹦鹉洲显然并非单纯的景象,而是带有的诗人的浓厚的情感因素。最后写到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暮霭苍茫,视线阻隔,家乡不见,更增旅人思乡情怀,诗境亦被推至极度苍莽空阔。
崔颢的这首诗,向来享有盛誉,宋代评论家严羽认为“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据说大诗人李白到黄鹤楼时,准备登览题诗,看到崔颢此诗后,无法下笔,只作了打油诗一首:“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登金陵凤凰台黄鹤楼对比

标志设计符号矢量凤凰鸟矢量图豪华凤凰标志概念, 最佳凤凰鸟标志设计
论《黄鹤楼》与《登金陵凤凰台》
(著者:敬亭山)
崔颢(?-754)《黄鹤楼》与李白(701-762)《登金陵凤凰台》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在中国古代诗话中对两诗之品鉴比较,其作为一个话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考其所由来,当推严羽(宋理宗时人,理宗1225-1264在位)首发其端,其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诗为第一。”江淹所谓“娥眉讵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宁共气而皆悦于魂”(《杂体诗序》),在诗歌鉴赏中论甘忌辛,好丹非素,各人所嗜不一,必欲定其为压卷,亦难服众矣。如明代何景明(1483-1521)就取沈佺期(约656-713)“卢家少妇郁金堂”为第一,明代胡应麟(1551-1602)与清代潘德舆(1785-1839)就以杜甫(712-770)“风急天高猿啸哀”为第一。
严羽之后,首次把崔诗与李诗相提并论的是宋末元初人方回(1227-1307)。因为崔诗与李诗有相互比较品鉴的基础:两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无论用韵,题材,题旨,气势,格律各方面均堪角力,最能引发品鉴比较的兴味,方回即在他的《瀛奎律髓》中比较了两诗誉斗李的相似,他的结论是两诗“气势格律未易甲乙”。后来清代的纪昀(1724-1805)不同意方说,说李诗“气魂远逊于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又说:“太白不以七律见长,如此种俱非佳处”云云。
方回之后,后世所喧传之崔颢题诗,太白废笔的故事,最初出于元代西域人辛文房所撰《唐才子传》,据说李白登黄鹤楼而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李后作《登金陵凤凰台》,欲与崔一较胜负也。此虽传说如此,亦暗含扬崔抑李之意矣。
到了明代,王世贞(1526-1590)之弟王世懋(1536-1588)在《艺圃撷余》中详论两诗得失优劣,左袒崔诗,极具见地。明末清初的批评家金圣叹(1608-1661)在《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书七言律》中批评李诗:“人传此是拟《黄鹤楼》诗,设使果然,便是出手早低一格。”与纪昀同时的蘅塘退士孙洙(1711-1778)亦以崔诗编在《唐诗三百首》七言律诗第一庆迟篇定其压卷。到了近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说:“太白此诗全摹崔颢《黄鹤楼》,而终不及崔诗之超妙,惟结语用意似胜。”是贬中有褒。喻守真编注《唐诗三百首详析》,因注重格律,始变蘅塘退士所定崔诗之位置,置其于七言律中之第二篇,虽论崔李二诗“工力悉敌”,貌作持平之论,雅不欲明言所为左右袒,而细玩其意,亦宁是推崇李诗矣。
上述之粗略梳理,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犹足使人头为之昏,目为之眩,不知脚之何立,身之何从。究竟孰高孰下,无所决择。总不成以拥崔人多则高崔,抑或以太白谪仙之才而盲目从李。没有识力,则无从审美。正如清代叶燮(1627-1703)在《原诗*内篇》所说:
“今夫诗,彼无识者既不能知古来作者之意,并不自知其何所兴感触 发而为诗;或亦闻古今诗家之论,所谓体裁格力,声调兴会等语,不过影响于耳,含糊于心,附会于口,而眼光从无着处,腕力从无措处,即历代之诗陈于前,何所决择,何所适从?人言是则是之,人言非销消则非之……人云亦云,人否亦否,何为者耶?夫人以著作自命,将进退古人,次第前哲,必具有只眼,而后泰然有自居之地.倘议论是非,聋瞀于中心,而随世人之影响而附会之,终日以其言语笔墨为人使令驱役,不亦愚乎?且有不自以为愚,旋愚成妄,妄以生骄,而愚益甚焉.原其愚,始于无识,不能取舍之故也。”
所以为学贵先有识,而识亦需学来养。明代李东阳(1447-1516)《怀麓堂诗话》说:“予尝谓识得十分,只做得八九分……若是者往往而然,然未有识分数少而作分数多者,故识先而力后。”可见识之重要。明代李贽(1527-1602)故有“天下唯识为难”(《焚书》卷四)之叹。识不仅要识得何为好,更要识得何为不好。吴聿《观林诗话》谓:“昔人有言:马有三百四病,诗有三百八病,诗病多于马病。”黄庭坚(1045-1105)《次韵奉酬荆南判向和卿六言》诗:“更能识诗家病,方是我眼中人。”喻守真识得崔诗的好,他说:“可见这诗的好,好在眼前景物,脱口而出,又自然又宏丽,并且有风骨”,却识不得其不好,不是诗病乃被其看成是诗病,他评崔诗说:
“但在律论律,此诗颔联竟完全是古诗句法,上句连用六仄,下句连用五平,律句既不能入古,古诗那便可以入律?古人兴到笔随,偶弄狡狯,究竟不可以为法。我们做律诗,倘夹入古诗句法,就难免给人讥评了。”
此说正是王夫之(1619-1692)所谓“塾师赚童子法”,崔颢不是我们,崔颢是唐人,拘唐人以就格律,前之未闻,不免贻笑大方。盖律诗作为一种成熟的文体,是经由沈佺期,宋之问(约656-约713),杜审言(约645-约708)才逐步定型,到杜甫手中才得以发扬光大,集其大成(参见易奥法《养心斋诗论续编·近体诗形成之探索》)。但唐人正不以此自限,杜甫夔州以后尝试作拗体即是明证。郭绍虞先生在《沧浪诗话校释》中从用韵叠字等方面证明直到宋代“宋人学古,始以律严相矜”,即是说格律要求直到宋代才慢慢变得严格起来,至明代这一类议论更甚,如王世贞《艺苑卮言》:“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一:“近体之攻,务先法律”,在古代诗话中未闻苛求唐人以格律者也。杜甫诗尚不如此自限,况早于杜之崔诗李诗,可拘其以就格律乎?这是识力不够,乱发议论的例子。余每叹世无伯乐,言无定准,徒使驾盐车上太行者,自鸣骏足耳。今人金性尧即识得崔诗之好:“三四两句,似对非对,且上句连用六仄,下句连用五平,作者写时当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读来依旧音节浏亮,并不拗口。”两者观象一致,结论殊异,孰是孰非,岂非一目了然?
比较崔李二诗,似乎可以说,就诗的功能论“诗言志”而言,李诗似高一筹,高步瀛所谓“惟结语用意似胜”即着眼于此,现在一般评论者仍以太白忧国,比之崔诗思家,思想境界要大,其实这只是皮相之论,王国维(1877-1927)《人间词话》早已言之:“境界有大小,不以是分优劣”,因为诗是情感的表达,情感只有深浅、厚薄、真伪、美丑之分,必欲分大小,大小亦不足以决定一个艺术品的高下。文学史上一些传世名篇并不是说都表达了多么高远、高大、高深的思想,而成千上万的作家和作品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和情感,但只有极少数受到关注,其间,艺术成就的高低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艺术性比思想和意图更为关键。一位诗人说什么是重要的,但尤为重要的是,他说得好还是不好[更极端的说法是英国批评家布拉德雷(1851-1935)在《为诗而诗》里说的:“一位诗人说些什么是无关重要的,只要他说得好。就诗而言,(说)什么是无足轻重的,如何(说)却是一切”。他还说,“素材、题目、内容,实质并不决定什么”,只要他说得好才是一切],再伟大的思想,再恢宏的境界,再高远的情怀,如果表达得不好,也不是好的文学,甚或不配称为文学,否则,我们把一个只会写“终极关怀”四字的学童看得高于李白,这显然于情理不通。因此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崔李二诗,王世懋的观点才切中肯綮,搔着痒处:
“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今目为劲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之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从“不涉理路,不落言荃,唯有兴趣”的角度来看,《黄鹤楼》无疑更具有“完整自足的心象”。这首诗首先营造了一种气氛,一种可以暗示多种意义的气氛,“空”,着重描写的是一种状态,“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鹤去楼空,白云悠悠,令人怅惘,但不一定指向乡愁。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原本笼罩在想象和神话之中的景物才异乎寻常地清晰起来,终于,面对暮色苍茫、烟霭沉沉的长江,一缕淡淡的忧愁涌起。在这里,“意象”的如流水般的自然呈现,达到了王夫之所谓“现量”说的真境界:“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相宗络索·三量》)诗人的意绪,那些源于自由感觉的意绪,如弥漫的烟雾,要加以清晰的界定和阐释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完整地传达这种意绪,就应尽量避免涉于理路,就应尽量向读者提供含蕴丰富的意境,“排除思想分析而直入世界内部的特征”正是“现量”的要义。因为在实际的经验里,时间、空间、因果本是不存在的,我们将时间、空间、因果点出,这是逻辑思维干予的结果,是对原生态感受的切割与肢解,其结果是摧毁了感觉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如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即举例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这就表明了前面二首诗中“将”、“已”、“初”、“欲”的指点说明,破坏了原本时空未分的直观视觉,而司空曙不加说明和解释,却完整地呈现出其间所含蕴的内在的紧张,时间、人事的白云苍狗般的变化和难以把握都传给了读者,无须再费唇舌。古代诗话中常见的“寓目则书”(钟嵘《诗品》)、“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直致所得”(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眼处心生”(元好问《论诗绝句》)、“好诗须在一刹那揽取,迟则失之”(徐增《而庵诗话》),与王夫之所说的“现量”都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李诗即不免涉于理路,落下言荃,而分别计较之心太重,如“半落”、“中分”、“浮云”、“蔽日”,且如王世懋所说,既为“浮云”“蔽日”,“长安不见”,乃“逐客自应愁”,而何处不可愁,必欲于凤凰台上愁乎?此即为金圣叹所说“求其所以必写凤凰游而不得也”,由此可见李诗在意象的营造、运用上还未能宛转如意、还有某种欠缺。从上分析可以说,在这里,“意象”的自然呈现比命意重要,一首诗的价值不取决于命意,许多传世的经典名篇,其思想性可能并无超拔之处,因此不要仰仗思想性,以为仅凭此便可以取得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唐诗之风神情韵,正在于不涉理路、不落言荃,其所以高出于宋诗之筋骨思理,道理正在于此。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说:崔颢《黄鹤楼》诗在艺术上确胜李诗一筹。但这并不因此可以说我们就可以降低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应有的尊敬,金圣叹称李诗仍不失“大家风轨”。庸人妄评,浅人妄改,倒使我想起法国批评家布瓦洛(1636-1711)在《郎加拉斯<论崇高>读后感》中的一段话来,我就以此作结吧:
“有一些作家在许多世纪中都一直在获得赞赏,只有少数趣味乖僻的人(这种人总是随时都有的)才瞧不起他们,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果要对这些作家的价值有所怀疑,那就不仅是冒昧的,而且是愚蠢了。如果你看不出他们作品的美,你不能因此就断定它们不美,应该说你瞎了眼,没有鉴赏力。大多数人在长久时期里对显有才智的作品是不会看错的。……一个作家的古老对他的价值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标准,但是人们对他的作品所给的长久不断的赞赏却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证据,证明人们对它们的赞赏是应该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凤凰鸟和什么生肖配对最佳 金翅鸟和凤凰的区别
上一篇十二生肖男兔女龙配对姻缘 十二生肖配对姻缘合婚
下一篇 热血格斗星座配对关系图谱 热血格斗谁最厉害
卜易居起名

作者: 卜易居起名

苑家文化主营看风水、八字算命。我们在免费取名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命理用神这一关键环节等全面技术为命主负责女孩起名和卜易居起名免费取名尽自己所能造福人类社会。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qq: 8115634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